首页
医院
专家
药品
资讯
地区:
全部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台湾省
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
广东省
广西省
海南省
科室:
全部
内科
外科
妇产科
儿科
五官科
肿瘤科
中医科
医学影像科
护理科
其它科
呼吸内科
心血管内科
消化内科
肾内科
神经内科
内分泌科
血液科
风湿免疫科
传染感染科
精神心理科
变态反应科
老年科
全科医学科
普外科
泌尿外科
神经外科
心外科
胸外科
骨科
烧伤科
整形外科
皮肤科
器官移植科
妇产科
小儿内科
小儿外科
新生儿科
小儿保健科
眼科
口腔颌面科
耳鼻咽喉头颈科
肿瘤科
放疗科
中医科
针灸推拿科
放射科
超声科
核医学科
护理部
专科专病护理科
重症医学科
急诊科
手术麻醉科
介入科
生殖医学科
康复医学科
健康管理科
疼痛科
运动医学科
高压氧科
检验科
病理科
药剂科
司法鉴定科
其它科
张兴文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医学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简介:
张兴文,男,主任医师,1997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儿科系,获学士学位;2003年-2008年在北京协和医院攻读硕士、博士,师从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著名的神经电生理专家崔丽英教授,获神经科临床博士学位;2013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攻读博士后,师从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主任委员于生元教授,从事头痛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工作经历:自1997年7月始,在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中心医院工作,任住院医师和主治医师;自2002年7月始,在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进修。从2003年开始在北京协和医院从事神经电生理、神经肌肉病的临床研究和诊治;2013年开始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从事头痛的临床研究和诊治;2014年12月开始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内科工作。研究方向:各种脑血管病、神经肌肉病、头痛的诊断和治疗。主要诊治疾病包括: 1、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急性期治疗:包括急性期评估、溶栓治疗、危险因素筛查及治疗、二级预防,各种少见病因的脑血管的诊断和治疗。2、神经电生理操作,神经肌肉病(各种原因的周围神经病变、神经肌肉接头病变、肌肉病变等)的诊断和治疗。3、原发性头痛(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丛集性头痛等)的诊断、治疗、预防。
擅长:
1、脑血管病的临床和基础治疗;2、神经肌肉病的临床研究;3、头痛和头晕的临床、影像学和基础研究。
张家堂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医学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简介:
张家堂,男,山东人,1968.1出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中国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感染性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感染与脑脊液学组委员;北京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感染学组副组长;北京神经内科学会神经感染与免疫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全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神经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全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神经重症学组委员;北京神经内科学会常务理事;北京神经内科学会神经重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药协会脑病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委。承担国家和军队课题7项,主编专著4部,发表SCI论著25篇,核心期刊60余篇。专业方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血管病精准防治;神经重症;神经心理。
擅长:
诊治各种神经系统疾病,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脑炎,脑膜炎)、脑血管病(脑梗死和脑出血)的精准防治、头痛、头晕、神经重症和神经心理障碍、朊蛋白病(亚急性海绵状脑病CJD、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FFI和GSS)等疾病
张志寿
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简介:
张志寿,男,主任医师,教授,山西省芮城县人,1938年7月生。1961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医疗系,同年9月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内科工作,长期从事心血管内科专业工作,历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师干内科主任、师干内科心内科主任、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心血管内科(师干)主任。兼任中国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保健医学会心脏学会委员、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心功能学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会医学电阻抗学组副组长、《心脏杂志》编委、《人民军医》特约编审等。曾任武警部队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武警部队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博士研究生答辩评审委员等。从医四十五年,在心血管内科的医疗、教学、科研、保健工作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造诣很深。多次受到嘉奖及评为先进个人。曾参加并负责中央、军委领导的保健工作。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医风严谨,深受病人及首长信任和普遍赞誉。擅长于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瓣膜病、心肌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的诊断、治疗和抢救。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不稳定型心绞痛、难治性心力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方面达国内外先进水平。研究方向是冠心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已培养硕士研究生5名、进修生近300名。获军队科技进步奖4项、医疗成果奖5项,发表论文近百篇,主编专著6部(如心肌病的诊断与治疗、医生的思维与工作技巧、冠心病专家门诊150问等)。参编专著6部(如心血管内科疾病进展、现代医院卫生学、名医手记等)。审阅专著1部(临床心电图快速阅读)。1983年11~12月作为第四次中国医学赴日考察团成员,在日本考察心血管内科专业,获金质奖章;1990年12月~1991年12月作为访问学者在意大利罗马GEMELLI医院心血管内科研修,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赴意留学人员小组组长、党支部书记。是有突出贡献专家,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本人简介被收入《北京名医》、《中国当代医药界名人录》、《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
擅长:
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瓣膜病、心肌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的诊断、治疗和抢救
张梅奎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医学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简介:
张梅奎,男,主任医师,副教授,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远程医学中心主任,中医世家,医学博士后,硕士生导师;中国医药信息学会远程医学及云计算专业委员会常委,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脑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电子学会健康物联网委员会专家委员;全军第九届科学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医学综述》杂志特约编委;《中华临床医师》及《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特约审稿专家。长期从事脑血管病的中西医结合基础及临床研究工作,酷爱中医,自幼秉承家父真传,后师承于国医大师陕西中医学院张学文名老中医,擅长于对头痛、眩晕、失眠(抑郁症)、中风、面瘫、乳腺增生等疑难杂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尤其对肝癌、肝硬化有独特的治疗方法。在国家统计源期刊发表论著50余篇,其中SCI 3篇,EI 5篇;主编专著5部;国家专利3项;国家标准1项。主持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国家重大专项1项及军队、院级课题3项;中药成果转化2项。
擅长:
头痛、失眠(抑郁症)、眩晕、中风、面瘫(面神经炎)、帕金森(颤证)、多发性硬化(痿证)及癫痫、乳腺增生、乳房肿块等疑难杂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张熙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医学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简介:
张熙,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南开大学研究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获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神经病学博士学位。担任中国睡眠研究会常务理事,睡眠障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学组委员,全军军事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解放军保健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任美国睡眠医学学术期刊《Journal of Sleep Disorders & Therapy》编委,任《Stroke》、《Neuroscience Letters》及《Sleep Medicine》特约审稿人。主要从事神经系统疾病的诊疗,睡眠障碍及睡眠相关病患的临床诊疗,针对老年痴呆发病前期临床特点的脑结构和脑功能影像学特点及早期干预的临床研究。近些年在《Sleep Medicine》、《Clinical Neurophysiology》、《Neuroscience Lett》、《Exp Brain Research》及《NeuroImage》等著名国际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曾获军队科技进步三项,军队医疗成果奖一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63课题、中央保健办重点基金、北京市首都医学发展基金等基金项目。擅长睡眠障碍及相关疾病,老年性痴呆早期诊断及治疗,脑血管病,老年神经系统疾病。国际国内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
擅长:
睡眠障碍及相关疾病,老年性痴呆早期诊断及治疗,脑血管病,老年神经系统疾病
徐勇
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简介:
徐勇,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医学博士,长期从事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工作,在高血压、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等疾病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经验。1998年赴美国学习超声心动图,主要研究方向为超声心动图对心脏病的无创评价,率先在国内开展心肌声学造影、心脏负荷超声检测存活心肌、心脏桥血管的超声检查以及左室扭转功能等多项新技术,并得到同行认可,获院医疗成果一等奖1项,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2项,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1项,在研课题有863重点课题分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军队及省部级课题5项,并参加多项国际及国内临床研究。发表论文30余篇。专业特长从事冠心病介入治疗20年,对复杂冠心病、周围血管疾病及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和冠脉腔内影像技术有较深造诣。共完成冠脉介入治疗超万例,平均每年完成冠脉支架术700多例。共完成肾动脉介入治疗500多例。尤其擅长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合并肿瘤及冠脉搭桥术后桥血管介入治疗。是国内最早开展经桡动脉途径肾动脉支架术的术者之一,是目前肾动脉狭窄治疗数量国内最多的专家。学术任职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心血管影像学组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晕厥分会副主任委员和健康保健指导中心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心脏学组委员、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学术研究专注于冠心病发病机制及介入治疗方面,尤其在结合多种影像手段评价心病诊治方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项目等科研课题多项,主编、副主编专著12部。教育培训毕业于军医进修学院,硕士学位。曾前往英国、美国多所医院交流访问,带教硕士研究生9名。表彰奖励1.荣立:“三等功”2次, 2.解放军总医院优秀临床医师奖获得者。
擅长:
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和支架植入,尤其是复杂病变合并肾功能不全的冠心病人的介入治疗及顽固性高血压诊治。
戚晓昆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医学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简介:
戚晓昆,男,主任医师,教授,临床医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第六医学中心神经内科主任,华北地区神经系统疑难病多学科联合会诊中心主任。兼任第二军医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军事医学科学院、承德医学院等神经病学的博士生、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兼神经免疫学组、神经病理学组)委员);全军神经内科专业组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神经免疫学组组长;全军神经内科委员会神经免疫及神经肌肉病学组组长。海军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罕见病学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眩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国际脑血管病杂志》副主编;《中华神经科杂志》、《中华内科杂志》、《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中国卒中杂志》、《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等编委。擅长诊断和治疗神经科少见病及疑难病,对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线粒体脑肌病、多系统萎缩等诊治方面积累了相当的临床经验。建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第六医学中心神经疑难疾病多学科会诊中心、卒中单元、神经免疫及神经病理实验室。发表论文300余篇,主编著作2部,副主编2部,参编著作20余部,取得了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1项。获得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8项。每周二上午特需门诊;每周三下午在神经系统疑难病会诊中心会诊(海总内科楼二楼神经疑难病会诊中心)。专业特长:擅长诊断神经科的少见病及疑难病,擅长诊治眩晕头晕,具有较好的现代神经免疫、神经影像学和神经病理学基础,对急性脑梗死、多发性硬化、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瘤样脱髓鞘病、视神经脊髓炎等神免疾病、线粒体脑肌病等代谢脑病、多系统萎缩、帕金森病等变性病的诊治有独到之处。
擅长:
神经系统疑难病及少见病,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炎性脱髓鞘假瘤等中枢脱髓鞘病;多系统萎缩;脑血管病;头晕及眩晕的诊治;神经肌肉病;各种头痛;帕金森病;格林巴利综合征、不典型病毒性脑膜脑炎;神经系统特殊感染性疾病、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胶质瘤等脑肿瘤的诊断与鉴别;复杂痴呆的鉴别诊断
戴华
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简介:
戴华,女,主任医师,教授,医学硕士,作为课题负责人或主研人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次和省厅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和三等奖2次。参编和参译著作7部,《心脏病诊治与康复》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医学问答》人民卫生出版社、《症状鉴别诊断学》天津科技出版社、《赫斯特心脏病学手册,心力衰竭部分》人民军医出版社。发表论著20余篇。擅长冠心病,高血压病,血脂异常,心肌病及心力衰竭的诊治。
擅长:
冠心病,高血压病,血脂异常,心肌病及心力衰竭的诊治
时向民
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简介:
时向民,男,主任医师,副教授,科室副主任。擅长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扑、房颤、特发性室早、室速等快速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等缓慢心律失常及充血性心衰的起搏器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ICD植入预防心源性猝死以及术后随访及参数优化。学术任职全军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电生理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及起搏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心电生理及起搏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心血管病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编委、《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审稿专家。学术研究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论文7篇,获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2项、解放军总医院医疗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教育培训毕业于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医学博士。2010-2011年在墨西哥国立心脏病研究所研修。
擅长:
快速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动过速、房颤、房扑,室早等)的射频消融治疗,缓慢心律失常起搏器,心衰的治疗。
晏沐阳
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简介:
晏沐阳,男,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研究所副所长,1966年9月出生,医学博士、哲学博士,医学博士后。享受军队特殊人才津贴。长期从事冠心病及外周血管病的介入治疗以及复杂疑难重症老年多器官不全的抢救工作,参与南楼首长的医疗保健工作。主要专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临床与基础研究。通过综合防治消退斑块,建立冠状动脉支架最佳植入适应症,当前冠心病的治疗是世界跟着美国人走,以大量植入支架为主,我们让美国人跟着中国人走,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治疗全面带入斑块消退的新时代,做到国内外领先,将减少巨大的医疗消耗。2001年在国内外建立急性心肌梗死病灶以“小斑块”为主的概念,提前干预可以消退“小斑块”,提出“治疗小斑块,防治过劳死”的理念,这一全新概念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产生巨大的影响。课题获得200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2006年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年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查新均显示为首创。近5年完成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ApoE基因敲除鼠动 脉粥样硬化稳定与破裂斑块的病变性质与炎症基因的差异表达),主持完成1项北京市自然基金(骨保护素干预apoE鼠中晚期动脉钙化效应及分子表达),参与国家自然基金、军队十一五基金等多项基础与临床研究。以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发表统计源期刊学术论著50余篇,主编专著1部。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第一作者),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三作者),获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一项(第五作者)。2009年参与主编《补体学》(科学出版社,60万字),参与编写专著9部。学术任职: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心血管学会高血压学组委员、国家发改委药品核心评审专家、中国老年学会动脉粥样硬化委员会委员、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编委、中华心脑血管病杂志编委、中国戒烟与疾病控制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上评审专家、解放军总后勤部科技评审专家。
擅长:
冠心病介入治疗、在冠心病、高血压及外周血管病超声诊断
共8558条
1
89
90
91
856